拙政别墅谁在住?
在拙政别墅的开放活动中,我们曾邀请过一些文化名人和建筑爱好者来参观和交流。有一位建筑师看过之后说,“这是我看过的所有样板间中最喜欢的,也是最有想法的一个。”还有一位作家说过,“如果我在苏州生活,就一定会买这里的房子。” 可见这一栋建筑的魅力所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这原本是一栋普通的人民住宅。始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原主是吴中区木渎镇的一名手工业者,后来成为地方国营毛纺织厂的一名工人。他取了一个时髦的名字“阿炳”,并以此为名申请了一栋三层的公寓楼作为自己的住所。
1974年,一位名叫王惠明的中年妇女带着三个女儿从江苏泰兴来到苏州投靠远房的叔叔阿炳,并在他的公寓里住了下来。大女儿红英、二女儿红萍、小女儿小红(后改名为王平),她们都出生在那幢楼房里。 大女儿红英从小喜欢读书,但家里条件不好,她只读到初中就辍学在家,跟着妈妈学做缝纫。每当做完针线活的时候,她就抱着《红楼梦》、《水浒传》等小说津津有味地读起来。
那时候,爸爸工作在厂里忙很少回家,妈妈也在车间忙着,只有红英和妹妹们在楼下嬉闹。红英记得,虽然住在城市里,但是父母亲一直保留着农村的习惯,吃饭要有碗有筷,每天天刚亮就要去挑水,晚上吃完饭都要整理农具准备喂鸡。 而最让红英难以忘怀的,是她20多岁的时候,父亲从新疆出差回来给她带的一箱子“洋片”。那个年代,能有一箱这样的玩具简直就是奢侈!于是,她和妹妹们每天都玩得乐不思蜀,常常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烦恼、也忘记了自己还是三个孩子的母亲。 直到有一天,有人通知她去厂里领奖金——因为她的作文发表在《苏州日报》上了。当红英抱着刚刚两个月的小女儿平儿来到厂里领奖时,才发现因为长期不晒被子,床上竟然长出了一圈蘑菇! 原来,在父母的眼里,这个家庭除了他们四个血肉相连的人外,其他的都是客——就连自己饲养的鸡,吃的粮食也是计算好的。而红英,也只是这个大家庭里的第三个孩子。 “我的根在苏州,但我是一个有家难回的人了。”红英说,现在自己和女儿、女婿以及外孙生活在北方一座城市,每年春节才能回一次苏南的老家。而老家那栋楼里,住着很多和自己一样的外省人,平时相见,彼此都用着生硬的普通话打着招呼。 “我是地道的中国老百姓,我热爱我的祖国,我的家乡。”红英说,虽然她现在是北方人的口音,但是说话仍旧会带着一点苏州腔。 红英今年68了,头发已经全白。但她依旧很健康,精神也很好,每天都会读一会儿书,然后做做针线活儿。她说,现在的生活挺好,比过去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