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划痕怎么分类?

吕聪瑾吕聪瑾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按照划痕的来源分类 根据划痕来源的不同,划痕可以分为外力作用形成的划痕和内力作用形成的划痕两种类型。 (1)外力作用形成的划痕,也称磨损痕迹。是由于物体与地面相互摩擦产生的。根据物质的不同,可分为鞋印、车轮印等;根据形状不同,可分为划痕、磨损、踩踏凹坑等。 ① 鞋印是鞋底花纹与地面相互作用形成的。根据鞋印的形状,可以判断穿鞋者的大小、性别及行走的习惯;

② 车轮印是车辆轮毂、轮胎与路面相互作用形成的。通过车轮印的形状可判断车辆的车型、品牌、生产日期以及行驶方向等。 对这些划痕的鉴定,通常需要综合各种细节进行判定,如鞋印中的主痕、次痕、附痕等,当然还要结合案件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2)内力作用形成的划痕,又称破坏痕迹。是由于物体自身压力作用或者内部应力释放形成的。根据不同的标准,又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例如,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可分为压痕、碰擦印、刮擦印等;根据位置的不同,可分为表面划痕、凹陷划痕、边缘划痕和内部划痕等。 其中,由于物证鉴定中接触性作案通常会有遗留指纹的情况,因而对于指纹的痕迹认定属于内部划痕的一种。

2、按划痕的深度分类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于东西的呵护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导致一些物品留下的划痕深浅不一。据此,可以将划痕分成浅表划痕和深度划痕。 (1)浅表划痕是指刻划痕迹较浅,只涉及物体的表层,痕迹一般呈线状或点状。 (2)深度划痕则是深达物体内部的划痕。这种类型的划痕痕迹一般比较明显。

时发营时发营优质答主

1、所谓0.5mm,指的是划痕深度。0.5mm划痕主要是被较硬的金属、陶瓷、坚硬的石英颗粒等所摩擦造成。出现这种划痕的几率并不高,一般是在比较恶劣的环境下,鞋底携带硬颗粒摩擦地板或挪动家具时所造成的。

2、0.1mm划痕相对0.5mm划痕较易产生。主要是被类似玻璃等质地较硬异物所摩擦,或者是家具腿部所造成的,一般家具腿部包覆皮革的,摩擦地板时不会给地板造成划伤,而未包覆皮革的木质、铁质等家具腿部直接摩擦地板时,同样可能会给地板造成0.1mm以下划痕。需要说明的是,划痕的产生与地板的质量并没有必然联系,0.5mm、0.1mm的划痕即便是素板也会产生。

3、低于0.1mm的划痕可称之为微划痕。这是使用中几率的划痕,主要是人体行走时鞋底及家具腿部与地板的摩擦所造成的,通常肉眼很难辨别其存在,即便能够分辨,也容易与油漆缺陷相混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