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花园地板如何铺设?
最近,很多朋友问我关于花园木地板的问题,比如: 户外花园用什么地砖好? 户外花园需要垫层吗?用什么材料比较好呢? 有没有推荐的户外地板品牌? 室内和室外地板有什么区别? 其实这个问题我之前答过类似,这里把之前的答案复制过来,给大家参考。
一、什么是户外地板 首先来说说大家关心的产品定义,根据产品的使用环境来分,分为室内地面材料和室外地面材料; 根据材质划分,有天然石材和人造石材; 根据功能来划分,有防水性和非防水性两类。 而我们常说的户外地板,一般指的是用于户外的装饰石材,它具有抗风化、耐腐蚀、稳定性好的特点,因此常被用于花园、庭院及广场等地面的铺装。 二、适合户外使用的地板品牌 说到户外地板的品牌,相信大家已经有自己的答案了。在这里,我们再为大家推荐一些品牌,供大家参考! 户外/景观石材类
三、户外地板的铺装技巧 掌握了品牌的选择之后,接下来就要看看具体的铺装方法啦! 由于文章篇幅有限,这里就先为大家介绍其中一种铺装方式——瓷砖上墙处理。其他铺装工艺,大家可以翻看我之前的文章哦! 瓷砖上墙,也叫壁贴,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种装修方式。
在施工前,我们需要先做好规划,确定要粘贴的区域(如:花园入口墙面)以及尺寸大小。 然后在基层墙上涂上满厚的瓷砖粘结剂,再铺贴瓷砖,最后勾缝收边即可。 瓷砖上墙的施工要点在于粘结剂的涂抹均匀度和厚度,如果涂抹不均匀或者薄厚不统一,就容易出现空鼓、脱落的情况。大家在操作时,要注意把控尺度。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户外地板的相关内容,如果你家也需要安装这个产品,不妨参照上面的内容试一试!
户外花园地板的铺设方法:
一、定位放样
放样弹线是户外花园地板铺装施工的重要工序,放样弹线是否准确将直接影响到整个园路的美观和使用功能。在正式弹线前,应先在图纸上进行预排。地面园路弹线时,首先应校核线路两端控制点及转折点的连接是否符合平、立面设计要求。然后在中间每隔5-10M打设木桩,挂上通线,先弹出园线路基中线,再根据设计园路的宽度和路面边缘线与中心线的距离关系弹出路基边缘线线及路面边缘线。园路交叉口、转角处应以定点桩为中心,以定点桩为圆心,以设计半径用经纬仪或 surveying 技术做圆周线,并结合设计园路宽度弹出园路交叉口、转角处园路边缘线。
二、基底处理
在园路中,基底层是稳定路面的重要结构层。基底层的材料应根据路面的结构设计要求和工程的造价要求选取,一般可用碎石与炉渣。处理方法是先进行清理,然后用挖掘机进行回填、推平,再用压路机辗压密实。基层土应为稳定性较好的粘性土,不能选用含有有机物超过8%的土,或使用淤泥、冻土、膨胀土和含水量过多的土壤。如发现基底土质过软或存在橡皮土等情况时,应换填15CM厚的碎石垫层,以提高基底土质的承载能力,确保道路使用年限。铺筑时,应分层夯实(松铺厚度控制在 20-30CM),每层的压实度应控制在90%以上。
三、砂垫层及混凝土层的施工
在铺筑水泥混凝土前应先铺筑砂垫层,以改善基底的传荷能力和排水能力,减小路面的不均匀沉降。砂垫层应采用粗砂和中砂,并应级配良好,且不含草根、垃圾等杂物。松散状的粗中砂的厚度控制在6-10CM。压实后的砂垫层应平整、坚实,不应有松散料、翻浆和显著的粗细料集中现象。
混凝土面层应采用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应为2-4CM。当混凝土送到工地时,应对其坍落度和均匀性作检查,如有离析现象应作二次拌和。混凝土面层的强度一般应控制在C15,在寒冷地区或车行道路面应大于或等于C20。在施工前应先制作同配比混凝土试块,作抗压试验。
混凝土面层的浇筑应分段作业,每段应设横向缩缝,缩缝间距离:当园路宽度小于6M时为4-5M;大于6M时为4-6M。纵向缩缝间距为3-5M。当一次铺筑宽度超过4.5M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应设拉杆,拉杆采用钢筋。采用铝板做模板时,铝板的长度为30-50CM,两端要弯成八字形或V形片,以保证板端垂直,防止在振捣混凝土时跑浆。
在浇筑混凝土时,应采用平板式振动器、振动梁和平铁等作振捣和平整。用振动梁来回拉移平整后,应用滚筒辗压。在辗压过程中应防止漏振、过振和漏压、过压,并随时补填漏浆空洞,然后用平板振动器沾水提浆赶平,在初凝前再用铁抹作最后一次抹平和压光,使园路面层平整度和粗糙度符合设计的要求。最后采用切缝机切割伸缩缝,缝深宜为混凝土面层厚度的1/3,缝内嵌填弹性材料。
四、园路路面石材的施工
园路路面石材宜就地选取,以块石和毛石为主。石材要求质地均匀,无裂纹和风化迹象。如用卵石、青石板或预制花岗岩道板等商品路面材料,也应符合相应的质量标准。
在园路施工中,如遇有雨水口和井盖板时,应在石料上剔凿或下挖安装,保证石材路面的高程一致;井盖板采用绿化井盖板,并应高于石材0.5-1.0MM,防止石料路面下陷。
在安装园路侧面石时,应先弹线,按线开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