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地板装什么颜色?
首先明确一下色彩原理,色彩原理其实就两条: 1,色彩的色相、明度、灰度都有其自身的色彩饱和值——即:无论什么色彩,其色相、明度或灰度有一个“饱和度”临界点,超过这个点,该色相、明度或灰度的色彩就不再是这一色的最准确形容,而会带有更多的其他色相、明度和灰度的色彩属性。比如黄绿(Y50 R30 B20),如果进一步降低其黄色调(Y数值减小),就会变成青绿色(Y10 R30 B40);反过来,当把青绿色中的青色色调加大,就变成黄色的绿(Y60 R30 B20)了。所以可见,所谓的色彩“调和”其实就是各种色彩在视觉意识中相互抵消并保留各自应有的色彩信息的过程。这就是为什么各种色相、明度与灰度的色彩可以混合出更多的色彩,但是混合出来的新色彩并不像三原色混色那样具有可逆性。
2,人眼对于不同色相的明亮程度是有自身阈限的,比如对红色,其明度有7个级别(从极暗红到极亮红),对蓝色其明度也有8个级别(从暗蓝到亮蓝)等等……这就像是人耳对声音的听觉范围一样,超出这个范围的声音,即使再明显,人也会被忽略掉。同样,当两种色彩相邻并各有部分重叠后,人眼也会“认为”它们已互相抵消掉而不加注意(这也是为什么两色混涂可以避免颜料串色的原理所在)。根据色彩这两个原理,我们就能知道:在同一空间里,为了保持色彩的统一感,各种色彩应该有一定的明度对比,而色相则应有适当的大小差异。
那么,什么是合适呢?这没有统一标准,需要结合整个空间的色彩现状和人的视觉效果具体分析。比如房间本身比较亮,且使用淡彩风格的家具和陈设,那木地板就可以选用暖色并稍偏亮的色调,反之若房间本身较暗,则应选择冷色或是灰色调的地板以调节地面亮度。色相方面,由于人的视野总是先定位色散区域而后才区分单个物体,所以大面积色相容易形成记忆定式并被多次重现,因此应注意不要选择过于鲜艳夺目的色相,否则会造成视觉疲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