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有破阳台吗?
天津的大港,以前可是大名鼎鼎的石油重镇。 随着渤海油田的开发,大规模建设随之展开。1976年至2985年间,这里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他们大多出生在物资匮乏、经济贫困的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
那时,国家正在全力发展“两弹一星”和重型机械制造行业;作为配套工程,一批以重工业为主的大型工业企业相继在渤海之滨崛起,其中就有位于大港西南侧的天津石油化工公司(简称“津炼”)。
为了支援“津炼”建设,政府从四面八方调来大量建筑材料和设备。然而,受当时技术条件所限,港口转运能力有限,大部分物料只能靠水运抵达大港。
为抢工期、赶进度,大批建筑工人和机械设备被陆续运送过来。在广袤的渤海湾滩涂上,由东向西排列着无数临时居住点。这些用彩钢板、泡沫板和塑料布搭建的简易民房,最初只有几平方米大,后来最多也不过十几平方米,里面除了床铺之外,基本没有其他家具。
随着“津炼”工程的全面推进,来这里务工的农民越来越多,仅江苏宿迁一地就达数万人之多。他们用勤劳的双手和大无畏的拼搏精神,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大港速度”。而这座崛起于滩涂之上现代化新城,也在短短几年后迅速成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石油化工基地。
如今,虽然“津炼”早已关停并转,但它留下的丰厚遗产至今仍在造福百姓。与此同时,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昔日人烟稀少、荒草丛生的滨海荒地,也已变成了宜居宜业的繁华城区;那些伴随“津炼”成长起来的“孩子”也都长大成人,有的已经成为享誉海内外的知名企业。
我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跟着父母来到大港生活的。虽然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难忘的岁月,但关于这座城市的记忆却不多,只能寻找一些曾经存在于记忆中的影像去回味。
这是90年代中期在大港路边随意拍摄的图片,左边远处的高楼是当时刚刚建成投入使用的中国银行大厦,再远一点可以看到天津电视台塔,再近一点就是当时还没有改建的天津宾馆。中间位置应该是当时的公安医院,右边是我家附近的小饭店。
这是前几年重新修建后的天津广播电视塔,现在叫做“天津之眼”。